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7月CPI同比上涨1.8%符合预期 稳增长宽松政策迎来窗口期

7月CPI同比上涨1.8%符合预期 稳增长宽松政策迎来窗口期

7月CPI同比上涨1.8%符合预期 稳增长宽松政策迎来窗口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6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2.3%。

这一结果基本符合外界预期,本站新闻记者此前梳理了包括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在内的多家机构的预测,各方的观点普遍认为7月CPI涨幅在1.7%—1.9%左右,继续保持在“1”时代。

对于最新公布的CPI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余秋梅表示,从环比看,7月份CPI上涨0.2%,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强降雨气候对部分地区鲜菜价格影响较大。7月份全国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强降雨对鲜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致使部分地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她分析称。

此外,暑期因素导致部分服务价格季节性上涨。受暑期出行人次增多的影响,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1%和6.5%,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13个百分点。

三是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回落。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1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7月份CPI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1%,涨幅比上月回落14.0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服务、居住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3%、2.3%、1.6%,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81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表示,受洪涝灾害影响,未来蔬菜价格可能由于供应短缺出现上涨,粮食价格也会波动。

“8月份物价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洪涝灾害带来的是短期影响,全年物价仍将平稳,难以超过3%。”他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指出,洪涝灾害在短期内对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运输带来显著影响,食品价格可能上行,但对CPI的影响不会太大,随着天气条件好转,物资运输和供给逐步回归正常。

尽管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包括工业利润、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内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但有研究机构指出,面对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下半年稳增长仍需继续“加码”,也为政策宽松提供了窗口期。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意味着短期不会出台降息、降准等刺激性政策,火热的地产市场或将继续降温。而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仍是重要对冲手段。

“目前通胀水平相对平稳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腾挪空间,之前强调下半年政府需要在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发力来刺激实体经济需求,但在此过程中也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