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副局长:新经济造成GDP增速低估 正制定新的统计方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7月2日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上表示,“新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中国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发挥了重要的对冲作用,同时也给政府统计带来严峻挑战。
对此,国家正在制定新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在当天的论坛上,许宪春发表了题为《新经济:政府统计面临的挑战》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在下行,2011年以来连续5年经济增速回落,但在创新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新经济在迅速成长。
“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新兴服务业等新经济都在快速成长,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他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植“新经济”。从官方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新经济”的表现比较抢眼。
公开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1-5月增长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增长28%,信息、化学产品增长20.9%。
不过,许宪春表示,“新经济”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政府统计带来严峻挑战,包括基本概念方面的挑战,统计调查方法方面的挑战,GDP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方面的挑战,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方面的挑战等。
他指出,关于“新经济”,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通用的、统一的基本概念。这对政府统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统计最注重的是概念、定义、统计范围,没有严格的国际通用的概念、定义、统计范围,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合理性。
在许宪春看来,在统计调查方法方面,以分享经济为例,传统的生产统计以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主要调查对象,但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大多是居民个人,因此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很难完整采集到相应的生产数据。
许宪春透露,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三新”(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建立健全与新经济相关的统计分类标准,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并且正在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此外,相关部门还在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新经济统计研究成果,特别是新经济统计指标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产业研究制定新经济指标体系,为改进和完善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和完善新经济测算方法,加强新经济统计数据在经济形势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