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在武汉遭遇车祸去世

图片来源:东方IC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消息,多个信源证实: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在武汉因车祸不幸去世。此前网络已有多方人士发布消息称,6月18日凌晨,吴建民在武汉遭遇车祸逝世。另据封面新闻报道,记者向吴建民的夫人证实,吴先生飞机晚点,在一处隧道里不幸遭遇车祸。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称,6月18日4时17分,孙彧(男、30岁)驾驶鄂AA9S01号别克商务车,搭载乘客吴建民(男、77岁,外交学院原院长),刘锋(男,54岁)、朱晓驰(男、52岁)、陈伟杰(男、27岁),沿武昌区梨园地下通道由北向南行驶至南出口处时,所驾车头撞击路中隔离花坛,发生单方交通事故,造成车内五人受伤。吴建民、朱晓驰经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
武汉大学官方微博今日(6月18日)下午发布消息表示,对发生这样的意外深表痛心,对罹难逝者表示沉痛哀悼。武汉大学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将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事故原因调查。
据中新网报道,吴建民计划于今日(6月18日)上午给武汉大学承办的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授课。吴建明一行与3名接机人员共五人乘车赴住地。车辆行至武汉梨园隧道出口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人死亡,吴建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师朱晓驰不幸罹难。
吴建民生于1939年,77岁,江苏南京人。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
1959年,吴建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界。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吴建民成为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驻法国大使等职。
2003年12月,吴建民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这是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亚洲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吴建民被业界称为中国的鸽派外交人物,坚持和平发展的观点,曾出书《如何做大国: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撰文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害人害己》、《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自己》等,提倡以开放促改革、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他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认为这将破坏中国与世界合作的良好局面。
吴建民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6月6日。当天,吴建民在“2016中美大学智库论坛”上做题为“中美关系与世界秩序”的主题演讲。他说,中美两国是世界秩序两大支柱,中美之间的分歧原因多种多样,推动中美关系发展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并警惕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另据共识网发布消息称,原定于明天下午举行的共识网组织撰写的首部《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吴建民作为主编之一原本会参加活动并发表演讲,现在已经确定将改为吴建民大使追思会。
吴建民简历:
1939年3月30日 出生于重庆,汉族
1959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分配到外交部。外交部安排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再读3年翻译班(研究生)
1961 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1961—1965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布达佩斯),任代表翻译
1965—1971外交部翻译室
1971—1977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三秘、二秘
1978—1979 外交部北郊干校劳动1979—1983 外交学会欧洲处
1983—1985 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一秘、处长
1985—1989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1989—1990 中国驻比利时王国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首席
1991—1994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1994—1995 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1998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96年8月提为副部级)
1998—2003 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3.6.27—希拉克总统授予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
2003. 7— 2008.4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
2003. 12.12—国际展览局主席
2005.3 —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