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图片来源:网络

策略专家们常说,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就是军事计划本身。在某些情况下,军事计划根本没有走到实战的阶段。假如下面这十个入侵计划得以实施,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与今天的样子大不相同。

1. 红色战争计划:美国入侵加拿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为在欧洲战场获胜而志得意满,美国开始大力扩充军力想与其他国家一较高下。

那是一个帝国主义情绪在全球高涨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野心都可能让其在任何地方发动一场针对任何国家的战争。

为此,美国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彩虹战争计划”,列出了各种可能发动的战争,这些计划都按照颜色一一编码。这个名单上的第一个就是“红色战争计划”:美英战争。

在美英两国拥有“特殊关系”的今天,我们常常会忘记,历史上的美英并非一直这么亲密。

在苏联崛起之前,美国更倾向于与俄国保持更为密切的“特殊关系”。俄国女皇凯瑟琳大帝曾不顾英国的禁令,直接与美国殖民地做生意。俄国商船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还一直往来于美国各个殖民地。更重要的是,俄国人将其它欧洲国家挡在了美国内战之外,让其他国家没能乘虚而入。

红色战争计划并没有涉及到要在西半球以外发起美英间的军事行动。制定计划的美国人相信,拿下了加拿大会促使英国寻求和平谈判。

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入侵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省,然后向西进入魁北克省。一旦攻克魁北克省,加拿大人就无法向任何方向运送军队和补给了。

下一步,美军计划占领五大湖地区(也是当时加拿大的工业中心),以防止对方进攻今天被称为美国“锈带地区”的工业中心。

从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县发起进攻,美国人可以拿下位于加拿大温尼伯的中心铁路系统,实现两栖进攻行动所需要的联合封锁,然后最终占领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2. 加拿大入侵美国

加拿大就好像早就知道南边的邻居蠢蠢欲动,所以也制订了自己的入侵计划。

巧合的是,这个计划的名字就叫“一号防御方案”。计划呼吁一旦发现证据显示美国要入侵加拿大,军队就会立即采取行动。

加拿大人认为美国人会首先攻击蒙特利尔和五大湖地区,然后向西穿过大草原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1930年,加拿大情报部门设计了反制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想拖延时间以便调动军队同时等待英国方面的援军。

按照这个计划,加拿大将派出部队火速占领美国华盛顿州的主要城市;同时东线的部队将占领明尼苏达州和东部大平原各州的城市。法属加拿大部队将占领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同时向缅因州发起发起两栖攻击。

当美国人开始驱逐加拿大士兵的时候,撤退的部队会沿途摧毁食物和基础设施。然而,英国皇家海军当时认为加拿大根本无法抵御美国的进攻,因此并不打算提供大量援兵...但加拿大人当时并不知道!

3. 没落行动:美国入侵日本

没落行动是二战结束前夕,盟军所酝酿的入侵日本本土的军事计划。

在美国投下两枚原子弹后不久,日本宣布投降。如果没落行动得以实施,将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军事行动,其登陆行动将比一年前的诺曼底登陆更为庞大。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二战时期美军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班乃岛日军据点。 图片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这个军事计划被分为了两部分:“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奥林匹克行动目标是占领日本南部的九州岛,而小王冠行动则准备利用“奥林匹克”行动夺取的资源占领本州岛的平原地区,以直接威胁东京。

该入侵计划需要投入500万名美军士兵以及100万英国和英联邦士兵。预计日本将集结3500万兵力,包括正规部队、预备役加上新招募的士兵。

日本准确地预测到了美国的战争计划,决定在九州岛全力抗击盟军,放下对其他地区的防守。

一项为美国战争部所制定的研究预计,由于当地的老百姓也会加入保卫战,美军至少会出现170万人员伤亡。

4. 苏联入侵西欧

在冷战的大部分时期,东欧各国长期保持着防御态势。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前,苏联的战争计划从未提出要使用核武器。1953年以后,要发动核战的紧张态势在欧洲大陆上愈演愈烈。北约各国都制定了核战方案。

光是英国就计划对东欧投放至少40枚核武器。1960年,美国制定了名为“SIOP”的核打击系统,准备对所有共产主义国家发动核攻击,即使有些国家并没有和美国开战。

对于西方来说,这场毁灭性战争是不留余地的,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他们根本不考虑。而对于苏联及其盟友来说,战争并不止于核打击,核武器仅仅起到改变常规战场的作用。

在相互进行核打击之后,东欧的军队将涌入西欧,先占领西德的城市,随后向法国推进。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将占领欧洲中部并翻过欧洲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脉。

与此同时,波兰和苏联军队会夺取北欧地区。他们计划以五比一的兵力优势与西方对垒,希望在14天内就将战线推到大西洋沿岸。

5. 中苏战争

两大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一场边境冲突最后几乎发展成核战争。

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中国就边境问题发生了多次冲突,最后演变为了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

在当时,中国军队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装备技术不如苏军。

苏共政治局一度认为,如果战争爆发,苏联必须动用核武器。勃列日涅夫甚至要求美国在苏联使用核武问题上保持中立。

6. 苏联入侵以色列

1967年的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一开始,以色列对埃及施行了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仅用了数小时,以色列就摧毁了埃及空军大量尚未起飞的飞机。

凭借空中优势,以军控制了加沙地带,随后挺进西奈半岛,埃及军队损失惨重。作为反击,埃及说服了约旦和叙利亚加入战斗,最后以色列夺取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以及戈兰高地。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以色列士兵,1967年。 图片来源:Israeli Government Press Office

在冷战时期,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军事冲突远远超出了今天中东的范围。当年,苏联支持阿拉伯国家,而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对于以色列在军事上的迅速发展非常不满,并就此警告过美国,称如果美国不行动,苏联就会采取行动。

当时,苏联人准备发起两栖突击,在空军配合下从地中海沿岸侵入以色列。当苏联当局向华盛顿发出威胁警告的时候,苏联的战略轰炸机群与装备核武器的海军已经借道向中东地区靠近。

7. 墨西哥入侵美国

在美国即将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情报部门截获了一封德国外交部长齐默尔曼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电报。在电报中,他对大使下达指示:一旦美国加入一战成为德国的敌人,德国将与墨西哥结成联盟。

德国人计划资助墨西哥入侵美国,帮助墨西哥夺回19世纪40年代在美墨战争中丢失的领土。但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现,这封电文被截获并发表在了美国媒体上,从而掀起了美国民众的反德高潮。

按照计划,墨西哥人将攻入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亚利桑那州,并且占领犹他州、科罗拉多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地区。德国人的想法是,即使墨西哥没能收复以前的土地,向美国宣战也会拖住美国的兵力,遏制美国为协约国提供武器和补给。

8.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入侵美国

凯撒·威廉二世曾经多次有打算攻打美国。

这位德意志皇帝不喜欢、也不信任美国人,认为美国实行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不道德、腐化堕落的行为。他还认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帝国主义政策威胁着德国在萨摩亚群岛的霸主地位。

1897年,他命令德军总参谋部制订计划入侵美国,以遏制美国的地区和经济影响力。然而,帝国海军却一直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执行那些军事计划。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德皇威廉二世。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份作战计划草案要求德军从佛吉尼亚的汉普顿港群入侵,直接把矛头指向美国海军。

但当美国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之后,该计划就改为了集中兵力从纽约和波士顿侵入美国。计划要求投入60艘战舰和10万名德军士兵,德国战舰将对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大城市进行炮轰之后再入侵。

9. 美利坚联盟国入侵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区

美国内战结束后150年过去了,人们几乎忘记了当年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胜利并非确定无疑的结果。

在那段战争时间,美国支持和反对奴隶制的双方都急于扩大各自的领土,当美国分裂为两个政权的时候这种想法依然存在。

南部的美利坚联盟国从未预料到自己的失败,在他们的战后计划中,美国会将领土扩张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他们计划打乱墨西哥地区的稳定,趁热打铁,带领经过战火洗礼的士兵直接攻入墨西哥城,他们还计划将领土扩张到巴西。后来南军战败以后,两名美利坚联盟国的探险者在巴西建立起了殖民区(新得克萨斯和美利坚那),2万名叛军曾经就住在那里。

10.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入侵澳大利亚

在19世纪初,法国皇帝向英属新荷兰(今天的澳大利亚)派出了一支远征队,表面上是去考察地理和自然史。法国人尼古拉斯·博丹(Nicolas Baudin)率领两艘船在澳大利亚本岛、塔斯马尼亚和其他岛屿沿岸航行了三年。

他们收集了自然科学标本送回法国,并发现了2500多种植物和动物。博丹在路途中不幸去世,于1803年死在毛里求斯。

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战争计划

其中一位探险者——弗朗索瓦·庇隆(Francois Peron)在航行中给拿破仑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报告中描述了英国对澳大利亚土地的蚕食行为,指责英国人攫取他人土地。他认为法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那些土地。此后,庇隆开始向法国提供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情报。

除此之外,博丹本人也有可能为入侵澳大利亚的计划提供了情报。据说他曾编写了一份如何从悉尼湾入侵澳大利亚的报告。

他们认为,在爱尔兰士兵和被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的支持下,1800名法国士兵就能够推翻英国对该地区的统治。

(翻译:于馥莉 编辑: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