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将从当前退休年龄相对偏低人群开始 不会减少养老金待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人社部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今天表示。
7月22日上午,人社部召开2016年二季度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了人社部二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
李忠介绍,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7%。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保持在较低水平。
李忠提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略增,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09万人,同比增长0.4%。人社部对10省500个行政村的监测情况显示,二季度末500村外出务工人数29.7万人,同比增长1.2%。
李忠表示,就业方面,下一步的工作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切实防范失业风险。
上半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44万亿
李忠表示,1-6月,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总支出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 8.7%。截至6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9.19亿人,覆盖66.9%的人口。
关于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李忠介绍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地区。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63亿人、6.93亿人、 1.77亿人、2.14亿人、1.80亿人。1-6月,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总支出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 8.7%。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按照国务院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部署,有序推进实施工作。研究起草企业年金规定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工作人员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快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制定印发工伤保险辅 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和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失业保险条例》修订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做好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各地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去产能职工安置过程中社会保险待遇的衔接。
四是基金投资管理进一步加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政策,研究投资策略,起草委托投资管理合同并征求地方意见。
五是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6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9.19亿人,覆盖66.9%的人口。
上半年6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增幅11.1%
李忠介绍,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6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时间间隔为18.7个月,平均调增幅度为11.1%。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21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19元。9个地区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在8.5%左右。
李忠指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天津、湖北、云南等地将专业性调解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范围。启动第二批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
李忠还指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加强。截至6月底,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5.4万件,主动检查用人单位93.6万户,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275.4亿元。四是为农民工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十三五”时期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计划。出台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李忠: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影响有限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李忠介绍了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情况。李忠说,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提出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这样大背景的。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剧。在这种大背景下,怎么样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怎么样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向前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人社部研究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有这样一些考虑:
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坚持每年只延迟几个月,经过相当长一个时间逐步达到目标年龄。
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人社部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
三是预先公告,做好公示。因为这个政策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是涉及重大民生的政策,都要广泛充分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人社部目前在政策研究设计过程中,经过一些必要程序之后会把这个方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尽可能地汇集民智,凝聚共识。
“前一段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是,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就业压力这么大,如果延迟退休,有一部分岗位可能会被占据,这对于青年就业有什么影响?”李忠说,延迟退休年龄这个政策在研究设计过程中,人社部是高度重视对就业的影响,用了大量数据进行过多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论证,结论是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影响是有限的。
“大家不用担心到时候是不是岗位没有了、就业压力更大了。我们从劳动年龄人口趋势可以看出,到时候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有很多岗位需要你去干。”李忠进一步介绍,从就业总量来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当时是9.25亿人,2011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特别是到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人社部预测,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
李忠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大的人口趋势和劳动力变化状况,我们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时候要把握起点和节奏。“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现在,需要很多年以后,而且节奏是比较慢的,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和我们的人口变化、劳动状况变化的过程是相应的。”他表示,总体希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和劳动力状况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互动的关系。
延迟退休是不是养老金待遇就少了?李忠表示,基本结论是延迟退休并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养老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原则是长缴、多缴会多得。
“从缴费基数来看,延迟几年退休,时间延长了,基础养老金的数量是增加的。从个人账户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储存额的多少。你50岁退休,个人账户余额假如是10万,月除数是190,也就是每个月的养老金是10万除以190。如果55岁退休,月除数是175,60岁就是139。月除数随着年龄增长变小,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是增加的。”李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