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远东 - 西伯利亚铁路线
去了三个俄国城市,最远离莫斯科的,叫做远东。海参崴,伊尔库斯克和伯力。
这个所谓的远东,左边是吉林市,右边是札幌,对我来说离家还是太近了点,但是对俄罗斯的心脏莫斯科来说,已经是太远了。睡眼惺忪地上了一辆车赶去车站,外面气温接近10度,没有传说那么冷,从细小的窗缝中看着窗外这个略显荒凉的远东土地海参崴,想起那个在《穿越西伯利亚》的一对冤家男女在那个孤独小东正教教堂前那荒唐浪漫而又充满恐惧的一幕。
在这里,俄国最后的一批贵族在严寒的冬天在贝加尔湖上为沙俄陪葬。
这里早在1661年开始有人在此定居,1686年发展成为都市,最早这里伊凡大帝作为税收站来设计的,宗教上这里是东正教大主教的座堂所在地,所以历来文化兴盛。1760年,西伯利亚铁路将这里和莫斯科连接,这里还是个中国进行贸易的重要转运站,毛皮,茶叶,黄金,钻石等名贵商品在这里聚集,当然沙俄在这里获得了足够的税收。
1891年到1916年十月革命前,起点是莫斯科,穿越了西伯利亚冻土带,最终抵达太平洋海参崴。当时苏联政府为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投入不少补贴,一张票约465美元,但是还是挺贵。不过该铁路的修建不仅让原本荒无人烟的远东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也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今天舍得花时间在路上慢行的人已经很少了,只有两趟车可以走完全程,俄罗斯号1/2次列车和海鸥号99/100次列车。全程7天6夜和7天7夜,算是世界上运行时间和距离最长的正式客运列车,这个可是正式的客运列车,不是旅游车,现在最奢侈的旅行就是时间的投入,即使我们也只能是体验一段而已。
夜色中的伯力城站台。背着沉重行李的人们,在没有电梯的车站楼梯上奔波的时候,我想到了”流放“这个关键词。
海参崴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起点或是终点。
城市在晨光中苏醒的时候我感到饿了,机场大厅中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一件事情,新鲜的海鲜肉摊。对于海参崴,我想象力没有超过海参多少,这地方对喜欢精打细算的历史迷来说充满了中国近代史的耻辱,符拉迪沃斯托克市(Владивосток)翻译过来就是“征服东方”,中文叫“海参崴”,你看,中国人爱的是海参,俄国人爱侵略爱征服。
从这里出发可以一直睡到莫斯科,
跨越8个时区,全程9288公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线之一,不是唯一。
我喜欢安静的列车上,
让大脑沉浸在一瓶好啤酒中,
然后伴随着自己带着的音乐,在核实的温度下,睡去,睡醒,看看窗外的风景变换。
然后再睡去,在梦里惊醒的时候,车会在一个小站做短暂停留。太阳逐渐沉入地平线。
在空旷的车厢里安静最重要
东正教教堂并不介意拍摄,也无需买票,那些已经变成了商业场所的教堂才会卖票,这点俄罗斯和意大利比,东正教更令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