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刀山下油锅,春节庙会上的绝技绝活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曲童谣可能是儿时最具期望最具诱惑力的话了,那时候哪一个小孩不期望过年?那时的我们,过年就是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长大的代名词呢,一切的期盼和欢乐都融入在过年这个节日里。如今,人们时常抱怨没有年味,是没有新衣服?是没有好吃的?都不是,是因为找不到好玩的,找不到逛庙会看舞龙吃着糖葫芦的那种童年时的感觉。所以我今天要介绍的浙江象山影视城大庙会,既有舞狮,斗鸡,耍猴,拉大片这些传统的庙会活动,更有环球飞车,上刀山下油锅这些刺激的绝技绝活表演,让您在这里寻找到儿时浓浓的年味。
2017年1月拍摄于浙江宁波象山。
“年味”,并不只是物质的丰盛,而更应该是文化的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的满足已经不需要“年”来实现。浓浓的年味,其实更多体现在文化价值上,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所以,请跟着我的视角来寻找你想要的“年味”。
此行,我走进的是浙江象山影视城。这里不仅拍摄过《神雕侠侣》《西游记》《四大名捕》《琅琊榜》《芈月传》《太子妃升职记》等上千部影视作品。更深藏着无数中国天桥绝技绝活的传承人。鸡年春节庙会,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庙会活动,更有精彩的绝技绝活表演。
鸡作为今年的代言人,新春贺岁它的戏份自然不能少,庙会上“雄鸡争霸赛”强势来袭。这些斗鸡中的战斗机,个个战斗力强悍,绝对让您看得过瘾。当然,除了观看斗鸡表演,还可以为您心目中的鸡王押宝,押中了有奖哦。
耍猴戏,又名猴戏、猴子戏,民间卖艺之人。耍猴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古人把猴子视为马的守护神,常于马厩内养猴子以留住马匹,并让猴子表演猴戏作祭祀之用,因此猴子又有“马留”的别称。这会阿三一家正表演节目呢,这可是小朋友们的最爱。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现在已被列为频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老北京的天桥,之后流落民间,在集市和庙会时常有看到。在旧社会没有电影、电视的情况下,人们就通过它来了解西方文化。一个人操纵,敲、打、说、唱,其表演形式幽默风趣,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间趣味和浓厚的地方气息。
三仙归洞是中国传统戏法,用一根筷子,两个碗,三球之间的变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仙归洞”的秘密全在手上,一个字,那就是“快”。只有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悟性,才能练就这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鬼手神功”。据说这个绝活现在从事的的人极少,让人担忧。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这位人称“吹破天”天桥艺人,也有一手好绝活。任何东西比如茶壶什么的,他都能吹出美秒的声音,使得在场观众连连叫好。最后他还展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耳朵插进点燃的香烟,嘴巴竟然能吐出烟来,看得人目瞪口呆。感叹这影视城内果然是卧虎藏龙。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听到“上刀山下油锅"这句话,但一直没有真实见到,今天终于有机会开眼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姑娘跳起了萨满舞,这算是表演前的热身,活跃下现场的气氛。
主角出场了,先是上刀山。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在刀山上用布条展示了一下刀的锋利后,就光着脚开始一层一层的往刀山上爬,时不时的在刀上做一些惊险的动作,看得人心惊胆战,手心冒汗。
上刀山表演完后出来一位大师,据说这人很厉害。大师非常幽默,说先来个热身,拿了一碗瓷片,让在场的观众验真伪,然后放下碗开始运功。只见大师用力的捏啊捏的,一会瓷片就成了粉末了,果然是大师,有功力啊,在场观众抱以热烈掌声。
重头戏开始了,大师先拿了根薯条放进油锅,薯条一下就炸熟了,看来这油温不低。然后,大师又将一串铜钱扔进了滚烫的油锅里,只见大师几声大叫之后,飞快的将手伸进油锅,捞出了铜钱,全场一阵惊讶声,这绝对是真功夫。这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摸下自己的手,感觉好烫。
再来看看这几位帅小伙的环球飞车表演,这被称为全球顶级惊悚特技。只见在一个直径6米的钢球内,4辆摩托车在里面飞驰,做出360度旋转、90度飞行、交叉穿越等系列高难度动作。是极具惊悚、奇幻的视觉体验,是现场版的生死时速。
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可以玩,还有很多好吃的象山地道小吃。现磨现做的豆浆豆腐,让您品尝儿时的味道。当然,您要是想体验下,还可以自己亲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