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从一个大洋抵达另一个大洋,就只有这一趟列车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刻的东珀斯火车站正浸润在清晨阳光之中,“印第安大西洋号”列车则在车站清凉而狭长的阴影中熠熠生辉。
20多节不锈钢质车厢沿着回旋飞镖形状的月台伸展开来,阳光在车厢边缘和锯齿状面板上恣意舞动。
我们的车厢历史要追溯至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早期,由联邦工程师委员会在新南威尔士州打造。车厢圆滑流畅的子弹外观设计,源自美国费城金属制造企业巴德(Budd)公司。
我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约翰·布林克利(John Brinkley)就在我身边帮助解答任何问题。他是这趟长达1860英尺的“印第安大西洋号”列车(根据列车往返澳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东西两岸而命名)的三名经理人之一。
他还为乘客们指出即将开始的2700英里长途旅行中的客车厢。我们将于周日上午11:55从珀斯出发,预计于周三上午11:07抵达悉尼。
我将在黄金套厢度过两晚(这里有卧铺包厢,提供免费饮品的休息室,以及提供免费饭菜的用餐小包厢),接下来还会在红色套厢度过一晚(这里有靠背座椅和收费咖啡厅)。
列车还安排有铂金套厢,配备有舒适的双人床卧铺车厢,时髦的用餐车厢和免费的鸡尾酒吧。
你会发现,事实上很少见到如此熟知细节的火车经理。布林克利还告诉我,几天前列车在从悉尼前往珀斯途中撞上了一头骆驼。
“火车头受到了损伤,我们不得不对通气管道进行修缮。撞击事故之前我们已经鸣响了驱逐动物汽笛和喇叭,不幸却依然发生。总体而言,袋鼠都会避开火车轨道,属于比较聪明的动物。”
从A地到B地途中,若想要欣赏窗外风景地貌的转变,列车便是极佳选择。但是优质旅行中的优质列车似乎被赋予了自己的生命,宛如一个移动的微型世界。
印第安大西洋号也毫不例外。随着车轮驶出珀斯近郊,进入到布满橡胶树、灌木丛和橙色土壤的干燥野外,列车内部的世界也开始逐渐显露。
我把装有下拉式盥洗盆和收音机的背包放在车厢里,然后去黄金套厢休息室里与旅行同伴们打招呼。
他们大部分人都坐在酒红色真皮沙发和长凳上,一边品尝皇冠啤酒和澳洲红酒,一边谈天说地,话题无所不有:中国在澳大利亚猎人谷煤矿的投资,绵羊牧场的规模大小,列车供应的杜松子酒的品质,以及我们停靠首站的金矿城市卡尔古利的优点。
退休的堪培拉公务员戴夫说道:“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设备已经和珀斯差不多了,只是它离海岸稍远。”
这是一趟有着优质服务的列车。餐饮内容丰富多样:共有三道菜,其中牛排和鱼是主菜,放置在磨砂玻璃分隔开的展台上。
不过部分用餐者自身体积过大,难以适应这里的小展台,因此选择在休息室就餐。
我们于下午10:45停靠在卡尔古利(人口为3.1万)。
途中还经过黑暗地段,包括一口正在作业的大矿井,1893年人们首次在这里发现了金矿。
源自20世纪初的木头建筑引人怀旧,给这个中心地带添加了几分边境的感觉。
导游为我们指出了全澳大利亚收入最丰的沃尔沃斯超市(这些金矿主们消费能力极强),还有一座似乎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妓院。
我发现在车厢里入睡很是舒适,伴随着轨道上的节奏韵律沉沉睡去,又在清晨的蓝天阳光中醒来,橡胶树和干裂河床上空漂浮着缕缕白云。
上午十时左右,印第安大西洋号停在了库克(人口4万),我看见一个标识上写着:“如果你是个恶棍,就到库克来吧,纳拉波平原上的皇后城。”
当然,Crook(恶棍)在澳大利亚是“邪恶”的俚语代名词,而纳波拉平原狂野崎岖的风景地貌恰与之相契合。
列车即将经过的297英里轨道是世界上最长的直道,而库克镇就是直道的前哨边区村落,现在四处可见颓败衰落的建筑和积满灰尘的庭院。不过这里依然是我们舒展身躯的好地方。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抵达阿德莱德,大部分乘客都参加了这座澳大利亚南部城市的团体游。
尽管当时乌云密布,我们还是被带往城市另一侧的洛夫蒂山脉。返回城镇时,阿德莱德体育场视野极佳,还有澳大利亚板球传奇人物唐·布拉德曼(Don Bradman)先生的雕像。
随后在阿德莱德帕克兰终点站闲逛了一阵,我购买了电池发动的啤酒瓶状冷风机,一举起来就会发出火车声响,瓶身还装饰有印第安大西洋号的雄鹰标志。
现在我要换乘红色套厢了,它位于列车前部。
这里共有48个座位,若没有满是尽情舒展身体的背包客和退休者,几乎看起来如同飞机的商务舱。
车厢值班经理提醒我们,如果不购买商品的话,最好不要在毗邻的咖啡吧(名叫Matilda’s)作过久停留,随后还向我们推荐了他自己烹制的早餐。
“我曾收到过来自戈登·拉姆齐和杰米·奥利弗的电话,他们说‘听说过你的秘制早餐’。”
“而我答复,‘不,我不能前来为您服务。我更钟爱大南方铁路为我支付的每小时20块的工资’。”
离开阿德莱德不久,我便瞥见此行第一只也是最后一只的袋鼠。
它们站在远处,看起来就像交通锥标。我还在上空看见了一只雄鹰。
当晚我们抵达了布罗肯希尔,一个主产锌铅矿的采矿小镇,而我前去参观了皇宫酒店。
此地有来自1994年电影《沙漠妖姬》、《戈壁女皇》当中的不少特征,这些电影都以澳洲内陆喜扮女妆的男同性恋为主题。
事实上我并没有明确的探访目的,只是在门后徘徊犹豫,并发现了一处接待区,那里有着明亮的壁画,裱起来的鸟类标本,还有陈列着豹纹高跟鞋的展柜。墙上张贴了“破鞋节”广告。标语为“内陆的生活绝不只是毒品”。
回到车厢,整夜都是熙熙攘攘的嘈杂声响,清晨醒来便看见蓝山脚下咀嚼牧草的奶牛。
我享用了值班经理推荐的“戈登·拉姆齐级别”的早餐,然后蜷缩在座位里,列车滑行进入了悉尼中央车站。本趟行程仅晚点13分钟,考虑到旅程长达2700英里,这个时间还算不错。
你或许曾被阿德莱德开往达尔文的列车所吸引,但若是想要全面感受澳大利亚广袤的国土,从一个大洋抵达另一个大洋,就只有这一趟列车。
所以,为自己订上一张印第安大西洋号车票,选择一个靠窗座位,点一杯冷藏葡萄酒,享受奇妙旅程吧!
(翻译:刘欣)